其實這篇文章想寫很久了(應該超過一年),
最近看到愈來愈多現象,忍不住想寫一下。
大前研一之前提出的「低智商社會」論點,曾經引起廣泛的討論,
整理出他所觀察到日本社會集體不思考、集體不學習、集體不負責的現象。
當然,很多人同意臺灣也差不多是如此的,
我認為跟網路/資訊科技的發展有很大的關係,就聊聊我看到的現象吧。
真像愈來愈晚出現
資訊科技的發展,應該是讓訊息的傳遞更加迅速,
實際上是這樣嗎? 撇開比較敏感的東西先不講,
先來看看一些可以客觀評論的東西吧。
2012年5月7日中午,雪山隧道內發生一起小貨車遭追撞起火的事故。
當時整個事故的狀況是,一輛小客車爆胎後駕駛直接將車煞停在隧道內,
後方的葛馬蘭客運與其後方的小貨車也跟著緊急煞車,
而再後面一台首都客運反應不及撞上小貨車並使其起火。
當天下午的新聞,一如所有意外新聞一樣,一開始的訊息總是混亂的,
起火的是哪台車、事發經過、死傷人數 等,有幾種不同的說法。
這只是一個還算小的事故,當天稍晚很快地就排除了,剩下隧道設備復舊的工作。
然而,到了隔天新發的新聞,對於起火車輛、事發經過、傷者身份等,
仍然存在錯誤版本,實在令人匪夷所思。
*1
又如兩個禮拜前發生的馬來西亞航空MH370班機失蹤一事,
航機失蹤後消息很快就傳開了,網路上開始出現了假的消息、或是某些人揣測的消息。
而世界各國都有媒體,把這些訊息拿來報導,
第一個hop還不成問題,有問題的是一個報導又可能會被其他媒體引用,
造成了一個loop....。
所以接下來的幾天,網路上充斥著許多未經官方證實的消息。
我認為一個重大事件發生後,一開始訊息會如同許多的泡沫,
然後真像會在這之中慢慢收斂、浮出。
資訊科技的發展,理當加速真像浮出的速度,
但是事實顯然不是如此,目前的資訊科技反而讓真像更晚出現,
因為錯誤訊息也傳遞的非常快,甚至某些聳動的錯誤訊息更快。
以前只有報紙的時代反而不會如此,發新聞都要經過編輯、校對,
縱然一樣會為了搶新聞而有些大膽預測的不實訊息,
但通常經過一兩天後,真像也就出現了。
而現在資訊科技發達之後,常常事情發生過後,報導慢慢地不再關注,
許多人也是跟著轉移注意力,所以真像即使出現了,關注的人數也往往是很少的。
*2
網路謠言復僻
記得以前電子郵件剛興起時,
很多人喜歡沒事用電子郵件轉寄一堆有的沒的訊息,
其中許多都是網路謠言。
之前有一陣子,我發現Facebook上也出現了一大堆的網路謠言,
比如說緊急電話的號碼啦、迷藥啦、腎被偷走啦、身分證遺失怎麼辦啦...
等等族繁不及備載。
或許是我接觸網路比較早,有些我以前就看過了,
另外一些我看了覺得很詭異的,打幾個關鍵字搜尋一下,
果然,就是網路謠言,而且可能是好幾年前就出現、甚至有新聞報導澄清過的。
某些中文找不到太多資料,用英文...會有更多發現...。
可見網路謠言除了有人加油添醋外,還有人幫翻譯!太厲害了。
*3
聲音大不一定代表多數人
捷運路網演進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。
隨著臺北捷運二期路網的完工,原本一期路網的路線規劃也跟著調整,
但卻引發了一些舊路網的既得利益者抗議,
找議員、找媒體、貼網路。
而新路網加入調整後得以公平受惠的地區里長,
或是一些關心捷運的學者,也提出了希望政府採行正確決策的聲音。
但相對的,這些聲音就比反對者小很多了。
*4
其他的人,除了捷運迷或是頭腦清楚的捷運使用者外,
在新路網上線前大概也不會知道新路網是比較好的。
所以常見有人說新的路往好像很複雜、搞不清楚要去哪裡轉車之類的。
(其實路線圖好好看就一目了然啦)
而記者,就把這些粗糙的採訪給做成新聞,甚至下了結論,
新聞又經過網路快速傳遞。
至於政府公部門,雖然捷運路網規劃是一個顯然正確的政策,
但缺乏公關宣導能力...也實在是不及格。
(捷運這簡單的都弄不好了,貿服跟核四搞成這樣大概也就不意外了)
所謂的公民運動
近來許許多多的公民運動,不論是抗議還是爭取權益,
都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很容易被模糊焦點。
不管是多元成家、核四、還是最近的貿服議題...
核四是我看比較多,也稍微在網路上跟一些反和人士交鋒過的議題,
我一直都是核能發電支持者,也不認為核四有那麼遭。
如果碰到反核人士真的可以言之有物,講個真正有道理的反對理由,
其實我也沒意見。
偏偏我發現很多的反對人士都是人云亦云,根本抱持著完全錯誤的觀念,
並且把這個錯誤的觀念大力宣傳,然後很多人覺得反對就是潮,跟著反對。
(所以不難在網路上或是活動現場,找到那種什麼都反的人)
*5
再來就是這個禮拜以來的貿服抗議,真的黑箱嗎?
不全然是,但是作法上有瑕疵沒有錯。
早在去年,ECFA(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)的內容就已經出來了,
貿服算是基於這個架構下的細部的條款。
( 請參閱 http://www.ecfa.org.tw/ )
所以其實政府有專門的網站,政府跟兩方政黨(不管支持或反對),
也都辦過不少說明會、公聽會。
我並不是不樂見反對抗議,而是跟我前面講的一樣,請言之有物。
目前看到的抗議行動、反對標語,幾乎都沒有具體的訴求內容,
只會說些黑箱、官逼民反、九趴總統...等等很政治性的語言。
所以即使說沒有人操弄,那也很難擺脫盲從的嫌疑。
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點是,很多人是這個禮拜才開始看這東西,
資訊科技的發展,訊息傳遞變得簡短而快速,這應該算是一個新型態的問題。
好吧,這個我不想多說,至少引起注意的目標達成。
*6
公眾人物與懶人包
撇開政治人物(或是政客)不講,
可以見到的現象是近來這些公民活動,
不乏一些藝人或其他藝文界人士在網路上號召,
然後就會有不少粉絲跟著支持(或是用推文留言筆戰)。
也有些文筆比較好的人(作家 or 網路寫手 or 部落客),
會製作所謂的懶人包,利用自己的文筆發揮一點影響力。
不過近來的事件也彰顯出來,懶人包不一定全然是對的,
可能會有一些作者自己主觀的意志在裡面。
這些也是隨著網路的發展出現的新問題,
我認為,在擁有影響力的同時,也該注意有影響力背後的責任。
關於Facebook
上面所說的這些現象,我認為Facebook的確佔了不少責任,
主要是Facebook的塗鴉牆演算法,會根據一則動態的關注或討論程度排序。
我認為這個演算法是有一些問題的,
並不一定是關注的人多、討論熱烈的動態就一定是愈重要的。
(直覺上來說是,但是考慮網路討論/筆戰文化後可能就不是了)
所以,一些很多人關注但不一定是對的訊息,
或是某些寫的比較聳動的訊息,在Facebook上一定轉貼或按讚比較熱烈。
另一個現象是,隨著資訊科技發展,這些東西使用愈來愈方便。
許多人碰到某個問題,第一時間不是去尋找本來存在的管到反應或解決,
而是貼文,甚至附上一張照片。 (然後就會一堆人按讚)
有些人甚至連搜尋一下解決方案都省了,直接發文問,
真的不是個好現象。
有解嗎?
其實我一直想寫個我認為好的社群工具,
不過還沒那麼有空,也不知道到底會不會好。
不過我想先推荐一下wiki,不知道什麼是wiki的人可以看一看什麼是wiki。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-dnL00TdmLY
(他所呈獻的特性就是現在許多受歡迎的社群工具沒呈獻的,
當然,他也不如現在受歡迎的那些工具好用)
也或許,我們的政府以後出新政策時,應該弄個Facebook粉絲專頁,
然後也來個按讚分享抽獎活動,以迎合只會上網、滑手機的族群。
-- 更多可以想想的問題...
*1: 當時不少人質疑是否應該降低雪山隧道內速限,還好後來沒有降,隧道內(或些夜間狀況)景物單調、缺乏周遭景物供視覺參考,即使放慢速度、拉大車距,駕駛人對於前方車輛突發的減速反應,仍然可能較慢。歐洲的法規要求汽車在一定速度以上緊急煞車時,要自動閃爍障礙警示燈,以提醒後方駕駛注意,但目前在臺灣並沒有法規強制規定。顯然當時也很少人提到應該加入這個簡單又有效的設計,在路上遇到前面有狀況,會順手按下障礙警示燈的人也很少。
*2: Walter Lord寫過一本A Night to Remember,中文版: 鐵達尼號沈沒記(九歌出版社),黃文範譯。裏面就有整理鐵達尼號沈沒後隔天各大報紙的報導,還蠻有意思。
*3: 所以我後來上資訊概論的時候看到就會拿出來講,我覺得一些基本嘗試,然後一個簡單的搜尋動作,這些基本的sense要有。
*4: 臺北捷運一期路網使用的是十字交叉,二期路網則參考國外一些大城市的設計用L型配置。想較之下L型路網可以讓平均需要的轉乘次數最小化,避免轉乘車站擁擠,且L型的配置也可以做到平行轉乘讓轉乘更方便(走到對面月台就好)。(還是分手快樂吧 XD)
*5: 打個廣告,如果一個人平均一生的用電都來自核能電廠的話,所產生的核廢料約莫一個汽水罐的大小,比一個人往生後的骨灰罈還要小。如果人們肯為自己的骨灰罈蓋高級的靈骨塔加以存放,那麼蓋核廢料儲存設施也該是可行的,甚至核廢料儲存設施需要的空間比靈骨塔還少。把一生用電的廢料好好儲存起來(這些廢料最終會變成無危險性的物質),不會有空氣汙染危害生態,不會有溫室氣體造成暖化。因此作為基載能源,核能發電是比火力發電環保許多的,的確值得好好考慮。
*6:辦活動表達意見是好事,但是實在沒看到比較具體有建設性的訴求,比如說把貿服有爭議的論點整理出來,看是該請政府還是立委回答或是重審,展現一下這些學生可以做的比立委好(這樣才是未來的希望啊),不然大家都在作秀有什麼差別?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